记者面前的
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瑞德林)
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建
略显疲惫
他刚从国外出差回来
还在倒时差
接受完记者的采访
他很快又会去非洲
马不停蹄
他说:“时间不够用!”
刘建时间不够用
因为公司需要为功效护肤、
生物医药、营养健康、
动物营养等领域
超2000家知名企业
提供高品质绿色活性原料
瑞德林采用新一代合成生物技术
专注于实现肽、蛋白、
糖、核酸、脂类等
生物活性原料的绿色生产
截至目前
瑞德林已实现
司美格鲁肽、S玻色因等数十种
绿色活性原料的规模化生产
2025年初
瑞德林获评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
“绿色科技成就健康生活,
我们致力于成为
绿色活性原料全球领导者。”
刘建如是说
2003年初
刘建从兰州大学化学专业
毕业后不久
被某上市药企招为研发人员
2013年底
刘建被提拔为总裁助理
为了把公司销售业务做好
他不停地奔波、多方开拓、
高负荷运转
身体渐渐开始吃不消病倒了
刘建说:“手术治疗期间,我开始回顾自己的15年职业生涯,也开始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他毅然决定辞去工作
踏上创业的道路
刘建对创业的想法由来已久
因为是研发出身
早在2012年他就知道
多肽产品除了能应用在医药行业
在大健康领域也有很大的潜力
他跟大学本科同学、
后来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
留学的黄华博士讨论:
“可否用生物技术合成多肽?”
黄华的回答是:
“可能可以,
但全球没有人这么做过。”
2017年8月
刘建和另外5位联合创始人
在深圳南山区正式成立了
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黄华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刘建担任CEO
研发型企业的早期阶段
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创业初期
瑞德林6个创始人
凑了100万元启动经费
创始人每人每月
领3000元工资
刘建说:“我家里的开销从过去一个月4万元,降低到依靠妻子每月一万多的工资,父母从过去在沃尔玛、华润万家采购,改为去城中村的菜市场买菜,还要货比三家,买最便宜的。第一年熬过去了,2018年夏天就发不出工资了,几个创始人轮番给企业借款,我也几乎把家里多年的积蓄都掏空了。”
2019年,是瑞德林团队埋头研发的关键一年,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由一批酶工程、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化学、材料学、药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海归博士后和大学教授组成,全球率先将第三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功能性原料的研发与生产。
走过最坎坷的路,瑞德林有了初步成果,但如果此时还没有创投资本进场,便会前功尽弃。
“在资金最吃紧的时刻,创投机构向我们伸出橄榄枝,助我们跨越了‘死亡谷’。”
刘建说
深圳有着肥沃的创投沃土
松禾资本等创投机构
不断地接力投资
从天使轮到A轮、A+轮、B轮
瑞德林累计获得创投巨头、
政府或产业基金投资超11亿元
2020年底
瑞德林内部举行了
一次关于人工智能投入的讨论
几乎全部科学家和高管
都投了反对票
只有刘建一个人坚定支持
尽快布局人工智能
他说:
“如果我们现在不在这个赛道
上介入和探路,
那就很有可能错失良机!”
随后,瑞德林找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的刘建教授。他是欧洲“类脑计划”的成员,也是英国牛顿高级学者,拥有全球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研发技术。刘建组建研究团队,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瑞德林的生物计算团队,建立ReAI4Bio平台,目前已累计构建50多个AI模型,申请AI发明专利近30项,解决合成生物产业化过程中酶改造效率低下的难题,在蛋白质虚拟筛选改造方面发挥了世界级的贡献。
经过前期的数年布局,目前,瑞德林对AI技术的应用已覆盖AI+酶和菌株的筛选、AI蛋白质设计以及团队内部的数字化管理等多个维度。在刘建看来,这也是当下合成生物企业的取胜关键。
“这几年,我们的研发投入一直在行业头部企业的2-3倍以上,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刘建表示。
得益于此
目前
瑞德林旗下已有超20款产品
进入商业化
10余款产品待量产
回顾走过的路
刘建感叹除了明确的目标
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创业环境也是成功的关键
“在我心目中,深圳的创业环境全球最好!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对企业只有服务没有不必要的干预。让企业安心创新,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来源:第一现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