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杨江参
8月24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近日,在泉州综保区新型保税物流中心,满载鞋服、雨伞、纸尿裤等货物的叉车穿梭不息,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当日, 经泉州海关监管,共有20个集装箱、440吨“泉州造”轻工产品,通过货车在泉州综保区新型保税仓集拼后,分批出口到罗马尼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
据泉州海关统计,前7个月,泉州市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05.9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出口25.7亿元,增长85.1%;进口80.2亿元,增长7.5%,主要为原油等业务。从保税出口商品来看,服装、鞋靴、伞列前3位,分别出口10.7亿元、6.5亿元、2.7亿元,分别增长33.6%、220.4%、172.1%;从出口进度来看,6月、7月分别出口4.5亿元、8.6亿元,分别增长5.7倍、44.1倍,占出口总值的51%。这表明,“泉州造”轻工产品正加速通过保税集拼方式“出海”。
海关关员在泉州综保区对保税集拼出口货物进行监管 黄忠族/摄
泉州综保区系泉州市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而保税集拼模式,充分利用泉州综保区的“物流、集拼、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区内转换等”保税物流优惠政策,依托“数字综保”平台,实现货物集拼后非保税货物转保税货物,经海关监管放行后可直接到口岸码头排载出口,极大节省了企业物流成本,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实现区域贸易和物流畅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新型保税仓3月正式启用以来,已有服装、鞋、雨伞、纸尿裤等5家企业入驻泉州综保区。企业反馈,采用保税集拼模式出口,比原来每批物流时间可节省2天以上,运输成本平均下降30%以上!福建一企业招商经理刘金标高兴地说:“目前我们每周平均出口100~120个货柜,预计9月份开始每周可以突破200个货柜。”
装载保税集拼出口货物的货柜车从泉州综保区驶出 黄忠族/摄
为此,泉州海关精心制定专门监管方案,“一对一”对企业开展保税物流政策辅导,支持企业用好用足保税物流政策,支持“泉州造”轻工产品通过泉州综保区保税集拼模式加速“出海”;推进“数字综保”建设,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报关、集拼、区内直转等功能,实现“申报、审单、查验、放行”一站式高效服务,促进保税物流集拼业务高质量发展。同时,创新监管模式,简化优化进口原油公用型保税仓库通关手续,有效提高物流集聚速度,支持企业扩大保税原油进口,保障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编辑:肖辛怡
审核:林洪涛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