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开展“指尖非遗,清明‘燕’语”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春雁

4月3日,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联合金城社区党总支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尖非遗,清明‘燕’语”做面燕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手工制作面燕的方式,让居民们深入了解清明文化习俗,同时借助志愿服务的力量,关爱老人,促进社区内老少融合,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

“面燕”是胶东地区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品,也寄托了胶东人民对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热烈期盼,以及对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祝愿。活动当天,社区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与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参与面燕的制作过程。揉面、塑形、装饰,每一个步骤都充满趣味和挑战。在场的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的双手依然灵巧有力,将对面燕的记忆和技艺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这些精美的“面燕”不仅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更凝聚了代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许多老人因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生活孤单乏味。通过此次活动,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并感受到来自社区和社会的温暖。志愿者们耐心地陪伴老人,帮助他们完成复杂的制作环节,还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年轻时的生活经历。这种贴心的服务让老人们倍感欣慰,纷纷表示自己不仅学到了新技能,更感受到了被需要的价值。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大家不仅从老人处学习到了传统手工艺,也更清楚地了解了清明节习俗背后的历史渊源。

这种以面对面的传授方式,不仅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鲜活地延续下去,也让年轻一代更加珍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榴莲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我们做的面燕还有这么多讲究!今天我学会了怎么做,以后可以教给更多人。”

最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一个个面燕呈现在眼前。这些面燕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更寄托了人们对先辈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社区文化氛围的建设,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指数,还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涵。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第十八届夏津椹果生态文化节启幕:畅游故道桑海 品甘甜椹果 享绿色浪漫
第十八届夏津椹果生态文化节启幕:畅游故道桑海 品甘甜椹果 享绿色浪漫
实时讯息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山东省分会场活动在东营启动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山东省分会场活动在东营启动
实时讯息
【我为群众办实事】“小”行动 “大”感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小”行动 “大”感动
实时讯息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一场情景剧,展开十年美育画卷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一场情景剧,展开十年美育画卷
实时讯息
迎面吹来文明风 一起走进这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家庭文化展示
迎面吹来文明风 一起走进这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家庭文化展示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