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两封绝笔同为致妻儿,藏着不同的愧疚与深情

1927年6月,一场秘密会议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恒丰里召开。

此时,距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仅过去两个多月。这场会议开到一半,一名交通员被捕的消息传来。紧急撤离后,参会人员见机行事,再次返回现场。

突然,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警冲进大门。楼里数人寡不敌众,最终不幸被捕。

率先抵抗的一人名叫黄竞西,是中共江苏省委的得力干将,以商人身份活动。一同被捕的,还有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等人。

6月29日,黄竞西被捕已经4天,被关押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高墙铁窗下,他强忍疼痛,伏地写下6封信。其中,最长的一封信写给了妻子:

楚云爱妻

去年孙传芳时,在法界被捕,我已料不能再生。那知还可使我多活一年!

我终觉得死于今比死于昔,使人们可觉悟中国是需要继续革命的。我之死也无余恨。惟我们不能偕老!

1917年,江苏丹阳,黄竞西继承了父亲的中药店。三年后,他与一名叫吕楚云的女子相爱成婚,组建了家庭。

1925年,黄竞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奔走在丹阳、上海等地,反对军阀统治。

1927年3月,黄竞西接到任务,参与筹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为了给工人纠察队运送武器,黄竞西与妻子扮成富商夫妻,两人穿梭在上海城内,将枪支弹药秘密送出。即使面临生命危险,吕楚云依旧选择站在丈夫的身边。

历经30多个小时,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黄竞西仍然坚持革命斗争。

叛徒的指认将他推到绝境,他自知时日无多,只能将所有未竟的事业、不绝的深情倾泻在信中:

我之死也无余恨。惟我们不能偕老!夫妻能偕老的有几呢?一年、一月、数日的都有。我们已有了七年,也不算少了。

宝儿也四岁了。你万勿以我而悲伤。

扶养小儿长大读书,能继我志而努力才好。

死是一快乐事,尤其是为革命的。我在未死前,毫不畏惧。你们不要痛心。死者已矣,惟望生者努力!

△张家禾 上海市团校特聘教授

他一方面体现出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一方面是对他亲爱的人的万般柔情。共产党人的情感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但他的内核是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忠诚。

遗憾的是,他的绝笔没能送到妻子手中。吕楚云没有等到爱人回家,唯一的孩子也在不久后不幸夭折。

黄竞西的家人们从未放弃寻找他的遗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们才偶然得知黄竞西竟然留下了绝笔。

△黄墨群 黄竞西侄女

伯母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了,我父亲拿到(绝笔)后以泪洗面,哪知道哥哥黄竞西是做了一个非常伟大的事情。

烈士已逝

而烽火不熄

在信仰铸就的道路上

行路人从未止步、前赴后继

1927年冬天,国民党反动派将一封“绝命通缉”张贴在湖南大街小巷的显眼处,上面写着:“毛泽东,郭亮,滕代远等,在昔把持吾湘党务,操纵农工……如拿获毛泽东、李维汉,每名赏洋三千元。”悬赏令上紧随其后的,依然是郭亮的名字。

郭亮,长沙望城人,原名郭靖笳,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还曾经受命代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他是毛泽东亲自发展的早期党员,也是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运动时的革命战友。

长沙望城铜官镇的大鸿昌布庄,是郭亮的妻子李灿英家的祖业。

革命道路上,郭亮与李灿英互相扶持,既是夫妻更是战友。1925年,他们的孩子出生。看到满是疮痍的国土,郭亮给儿子取名郭多难。

大革命时期,郭亮巧妙地利用布庄做掩护,开展一系列地下革命工作。

1928年1月下旬,郭亮接到一个重要任务:担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他扮成商人模样,秘密前往岳阳,办了一家“李记煤栈”作为特委机关。

在郭亮的努力下,湘鄂赣三省边界的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1928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郭亮不幸被捕。被捕第二天,敌人就放弃了严刑逼供,决定对郭亮执行死刑。

郭亮从容不迫地要来了纸笔,写下了给妻子的遗书:

灿英吾爱:

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牺牲时,郭亮年仅27岁。这封绝笔被郭亮的革命战友柳直荀辗转知晓,抄录在转报当时党中央领导人之一的李维汉的汇报信里。

△邵维正 中共党史专家

“善抚吾儿,以继余志”,他特别强调希望孩子能继承他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并不满足于杀害郭亮,而是残忍地将郭亮的头颅割下,悬挂在长沙市中心街道示众。

三天后,郭亮的头颅又被转移至郭亮的家乡望城铜官镇,挂在东山寺的戏台柱子上。国民党反动派以为,如此一来,便能恐吓住民众。然而,敌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百姓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刘湘东 长沙市望城区档案馆党史室

铜官的革命群众在晚上趁着敌人看守很松懈的时候,把郭亮的头颅给抢了下来,专门请了皮匠把尸首缝好以后,就安葬在了郭亮哥哥郭砚章的墓里。

郭亮的妻子李灿英把儿子郭多难带到上海,改名郭志成,寓意继承父亲遗志,期盼革命成功。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郭志成由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送到延安,转赴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

△1940年周恩来、邓颖超看望在莫斯科学习的郭志成等烈士后代

经过多番查询,摄制组在中央档案馆浩如烟海的密档中,找到了郭亮的绝笔信原件。而当年战友在抄录时,竟缺失了最震撼的注脚。信末五字,力透纸背——“临死日 郭亮”。

见字如面,英雄已逝,但精神永存。

黄竞西与郭亮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是穿越时空的革命密码,承载着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极致忠诚。字字句句间,不见怯懦,唯有对革命火种的殷切寄望!

敬请收看今天(3月31)20:00

CCTV-4《国家记忆》

《绝笔》(第五季)

《死是一快乐事 黄竞西》

《甘愿为革命献头颅 郭亮》

责任编辑:王继鑫

相关文章

七彩化学2亿元索赔案移送高院审理,业绩大增股东、高管却纷纷减持
七彩化学2亿元索赔案移送高院审理,业绩大增股东、高管却纷纷减持
实时讯息
惊呆!上海乘客坐网约车打翻奶茶,遭司机索赔3500元!奶茶洒车里后果很严重?
惊呆!上海乘客坐网约车打翻奶茶,遭司机索赔3500元!奶茶洒车里后果很严重?
实时讯息
张志军任中共广安市前锋区委书记
张志军任中共广安市前锋区委书记
实时讯息
首批优秀案例发布!这5家上海企业和单位入选→
首批优秀案例发布!这5家上海企业和单位入选→
实时讯息
上海杨浦这个学校的体育课靠“抢”!
上海杨浦这个学校的体育课靠“抢”!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