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你们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直指竞对平台涉逼迫外卖骑手“二选一”,引发广泛关注。其后,刘强东亲自给用户送外卖、请外卖小哥下班吃火锅等“感情牌”,更是将平台之间的“斗法”关注度拉满。
吃瓜群众乐见霸道总裁的脉脉温情,更喜见平台斗法争相撒钱给补贴。正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但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渔人”是否真的得利。京东和美团双方大战本质则是对即时零售领域的争夺,是基于各自商业版图的考虑。
从短期视角来看,消费者选择自由度提升、服务体验升级,似乎成为最大受益者,但表象繁荣下,我们更要看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弊端——
一方面,“两虎相争”终会归于平台对外卖市场“话事权”之争,最终拿到市场垄断份额的一方终将获得“商业规则制定权”,“取消补贴”“逐渐涨价”等不可避免,那么消费者长期并不一定享受实惠。更为严重的是,平台间“斗法”可能导致入驻平台的中小商家被迫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多平台运营,中小商家若因成本攀升陷入“赔本赚流量”的恶性循环,那么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另一方面,一旦陷入“站队式”困境,外卖骑手恐将沦为算法霸权的牺牲品,权益难以得到长久保障。更短的配送时间、更低价的配送费用、平台“二选一”等并不只是相关商业逻辑,更是外卖员的劳动利益不断被打薄。
外卖行业的竞争本质应是服务能力的精益化比拼,而非资本驱动的零和博弈,混战和骂战不能解决切实提升行业效益和效率。平台需认识到,骑手的职业尊严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当企业停止“二选一”的囚徒困境游戏,转而深耕“多方共赢”的生态建设,外卖经济才能真正成为提升社会效率的积极力量。
来源:黄河新闻网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