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公教育“不过包退”变“以物抵债”?福州一学员直呼退费难!公司回应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何妮 文/图

近日,市民林女士向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她于2022年报名了中公教育的协议班,当时规定是如未通过考试,中公教育同意退还1.05万元的学费。但时至今日,她仍有5500元学费未到账。其间,公司退款组的工作人员还提出,她可以选择“以物抵债”,但她不接受。

记者了解到,中公教育在2024年下半年就已推出“以物抵债”,但抵债的物品标价过高,许多商品品牌冷门,学员不愿接受。对此,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可以提供退款和以物抵债两种方案,具体细则只能跟学员沟通,不便向媒体透露。

中公教育(福建福州校区)还在正常授课

消费者:

退款2年未结清

分期中断后“以物抵债”

据林女士介绍,2022年8月她报名了中公教育福建网校事业单位考前封闭全程协议班,价格10800元,协议明确约定如果没考上可提交申请,按照300元收取教辅服务费,剩余费用退还。

2022年9月,林女士未通过考试,向中公教育提出退款申请,工作人员告知他,审核符合条件后将在90个工作日内退款。但临近约定时间,中公教育却并未主动提及此事,而是在林女士多次询问后才给予回复。每次回复的理由都是正在走流程,具体退款时间需看总部安排。 2023年1月,林女士接到中公教育工作人员电话,对方建议她接受分期形式。“(他们)说这一笔钱需要分期返还,(我)一开始也不能接受,后来发现投诉没用就准备等待分期。”林女士说。

2023年2月—6月,林女士共收到了5000元的退款,“之后就再也没收到还款,每次去催都有新的借口,一直在敷衍我们。”林女士说。

直到2025年4月,林女士收到中公教育工作人员的消息称,由于公司退费进度较慢,若无法等待可以选择置换方案,即在“中公易课”小程序中挑选商品,剩余退费金额可兑换为相应积分,或者可以选择将退款转为课程费用。

林女士查看了线上商城后发现,自己的五千多元金额只能兑换茶叶、酒水等对她无实际用处的单品,所以不愿接受。

“抵债”物品冷门

实际价值与可抵金额或不对等

4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台江区五一中路的中公教育(福建福州校区),机构的教室里仍然在正常培训上课。在进入中公教育学员接待处后,记者询问了关于学员退费难的情况,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需要学员自己过来沟通退费,不便向媒体透露。

记者注意到,房间右侧摆放了一排标有“贵州茅台镇”字样的酒品。“有(置换等价商品)这项解决方案,但不是强制性,需要看他们个人选择。”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提供退费和置换等价商品两个方案,线上商城的商品价格都是市场价,不存在价格虚高的情况。

记者登录“中公易课”线上商城后看到,整个线上商城大致分为课程兑换、家具、酒水、食品、生活用品等。其中,家具类目中的商品多是二手产品,酒类也多是小众品牌。以在售的3款“省酒集团”品牌的白酒为例,天猫和京东平台均未有旗舰店,也无同款在售。

“中公易课”上售卖的酒类品牌多是冷门产品

在“黑猫投诉”中搜索“中公教育”,发现已累计投诉113639条,其中大部分为“退费”相关投诉。大量学员表示中公与他们协商分期退款,但退了几期后便再次停止打款,甚至不少学员表示自申请退款后近两年都没收到退款。

然而记者注意到,虽然深陷“退费难”风波,中公教育“考不过包退”的协议班目前仍在售。中公教育官网显示在售多个协议班课程,例如“2025年陕西国考-全过程定制导师笔面协议夺魁班-纯线上-部分退”价格为15800元。全款协议内容显示,笔试不通过退8000元 面试不通过退8000元。

中公教育还在售卖“协议班”

律师: 仍售卖“协议班”涉嫌侵权

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李洋律师认为,以物抵债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其合法性主要取决于交易双方是否对该种偿还方式达成共识。然而,消费者同样有权利不接受这种退款方式,并可以与对方就商品价值进行协商,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针对以物抵债的商品,特别是当涉及二手商品时,应当详细明确商品的具体情况,并建议形成书面协议,以避免商家利用“二手”作为借口逃避质量保证责任。

此外,李律师特别提到,在退费问题上遇到困难的中公教育仍然采用“不过退费”的模式,这可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知情权的规定——即消费者有权了解其所购买或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如果中公教育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但未向消费者披露此信息,而继续通过隐瞒其履行合同能力的方式进行宣传,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失,那么消费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全额退款。更严重的是,若中公教育在签订合同时已无退费打算,且在收取费用后转移资产,其行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因此,李洋表示,培训机构应遵循诚信原则,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闻多看点:曾是公考行业“一哥”

中公教育自1999年由李永新创立以来,历经多年发展,逐渐成长为涵盖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及职业能力培训三大板块的大型职业教育机构。其核心业务集中于公务员招录培训,占总业务量的超过四成。2019年,中公教育借壳上市,成为公考第一股。上市当年,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585亿元成为中国教育领域新首富。

而中公教育之所以能成为“公考第一股”,不得不提其2010年推出的协议班。按照协议班的模式,考生在培训前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考试如果不通过,培训机构需要退还考生培训费。在协议班的助推下,虽然公考培训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中公教育却依旧实现了业绩和股价的大幅增长。

2020年,中公教育股价、业绩均达到峰值,这一年公司实现营收112.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04亿元。股价最高超43元/股,市值一度超过260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财务报告显示,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由2020年的140.71亿元下降至53.44亿元,同比变动-183.93%。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0.98亿元。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公教育的退费率高达68.46%,退费金额为153.06亿元。

对此,中公教育在财报中解释主要系公司业务收款不及预期,学员退费快速增长及业务收入大幅下滑所致。虽然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7.87亿元,不过2023年中公教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再次转为负8亿元。

2024年7月1日晚,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首次出现在中公严选抖音直播间,回应了此前备受关注的学生退费问题。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里,李永新花了近六分之一的时间就退费问题道歉,并不断表态“一定会还钱”。

今年1月24日,中公教育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至2.3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8.34%~212.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0.75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135%~158.33%。

截至18日收盘,中公教育股价仅为3.04元,总市值187.49亿元。

编辑:肖肖

相关文章

中公教育“不过包退”变“以物抵债”?福州一学员直呼退费难!公司回应
中公教育“不过包退”变“以物抵债”?福州一学员直呼退费难!公司回应
实时讯息
长得太像了!湖南小伙被拐30年回家,和妈妈相拥而泣,母子俩相貌惊人一致
长得太像了!湖南小伙被拐30年回家,和妈妈相拥而泣,母子俩相貌惊人一致
实时讯息
英媒:矿产协议无法为乌克兰“买回和平”
英媒:矿产协议无法为乌克兰“买回和平”
实时讯息
调停俄乌冲突 美国还有哪些牌?
调停俄乌冲突 美国还有哪些牌?
实时讯息
早安赣州 | 今起,赣州中心城区五座大桥半封闭施工3个月!
早安赣州 | 今起,赣州中心城区五座大桥半封闭施工3个月!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