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有一个小“妈妈”——榆林清涧县第五小学“有温度”教育侧记

阳光讯 (邓聪 惠雍博 记者 高小雨)“小妈,小妈,这是消防车;我记得你教过我,遇到火灾,要打119。”

“小妈,小妈,我们来玩跳房子。”

“小妈,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玩丢手绢。”

……

4月17日,在榆林市清涧县第五小学的校园里,二年级残疾儿童小文(化名)正和他口中的小“妈妈”班主任呼姣,一起玩游戏。

小文母亲王艳看到孩子许久未露的笑容,忍不住抹了抹眼泪。“孩子的残疾,导致他从小自闭不说话,也不与身边人交流,特别怕见生人。多亏了呼老师,打开了孩子紧锁的心门。”王艳说,“班主任呼老师,待小文像自家孩子一样,无论在学校还是家访的时候,小文一见到她就喊‘小妈妈’。”

“初次接触到这个学生,他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接触;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经过与他的妈妈商量,为他量身定制了暖心成长教育方案。”第五小学教师呼姣坦言,在学校,她引导小文与同学接触,通过做游戏、谈心等方式,让他慢慢融入班集体与校园生活,逐步开始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

“小文特别喜欢车类玩具,我就通过主题班会、美术课、动画片以及送他玩具车等方式,慢慢帮助他成长;如今他可以做到自己穿衣洗脸、独立坐公交车。作为一名践行有温度教育的教师看到他的点滴成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这个被天使吻过的孩子可以在今后有更大的进步。”谈起小文的成长变化,呼姣脸上写满了自豪。

残疾儿童小文的成长教育只是清涧县第五小学有温度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第五小学位于清涧县城南、地处城郊村,却是城区唯一一所实行免费中午提供营养餐和躺休制管理的小学,学校98%的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其中特殊学生14人。近年来,清涧县第五小学以“温度”破题,用“行动”答卷,通过家校同行、资源联动、智慧赋能,将教育关怀渗透到每一个细节,让教育成为照亮每个孩子未来的温暖之光。该校通过通过“免费营养餐+温馨躺休”模式,每日提供营养均衡的三菜一汤和专职生活教师照顾的温馨躺休,惠及全校学生,既减轻困难家庭经济负担又为外出务工家长排忧解难。

“我在县城里务工、孩子她爸在外地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陪护,我们既焦虑又发愁。”宽州镇石台寺村村民李静静笑言,“现在,学校提供‘免费营养餐+温馨躺休’服务,还有老师陪护学习;孩子不仅学习有了进步,而且胖了不少。我们家长真心觉得这种‘有温度的教育’既贴心又暖心。”

第五小学校抢抓当前教育发展机遇,持续改善办校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非遗插梆子、剪纸以及武术操、陕北大秧歌等,融入大课间、活动课堂以及体育课,让学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享受成长的乐趣。

“学校重视对孩子的综合培养,丰富了体育活动与大课间,看着孩子身体越来越结实,作为家长的我们非常欣慰。”谈起孩子两年来的变化,学生家长韩瑞喜不自禁。

“我校积极响应‘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号召,以‘做有温度的教育,育有梦想的少年’为目标,聚焦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及困难家庭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构建‘学业支持+生活保障+心理关爱’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实现服务学生全覆盖。”清涧县第五小学副校长刘芳坦言,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学校开设“学业加油站”实施“1名教师+3名学生”结对帮扶,课堂查漏辅导、课后陪伴补缺;通过建立午托、免费午餐机制,用陪伴赶走孤单、用爱填补亲情的缺口、切实用有温度的教育,让校园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相关文章

孩子发热、咽痛还伴皮疹,“小红人”到底是种什么病?
孩子发热、咽痛还伴皮疹,“小红人”到底是种什么病?
实时讯息
听说早餐不能吃这3种食物?医生分享4种早餐搭配,简单易照做
听说早餐不能吃这3种食物?医生分享4种早餐搭配,简单易照做
实时讯息
凤庆县郭大寨乡:法治春风进校园 家校共育护未来
凤庆县郭大寨乡:法治春风进校园 家校共育护未来
实时讯息
我有一个小“妈妈”——榆林清涧县第五小学“有温度”教育侧记
我有一个小“妈妈”——榆林清涧县第五小学“有温度”教育侧记
实时讯息
祥和中学举行拔河比赛
祥和中学举行拔河比赛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