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公共数据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唐先滨 李海燕 宁丽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公共数据具有体量大、质量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迎合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其开放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开放:提升智能水平,催生新兴力量

大力推动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公共数据要素潜能,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数字时代强调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公共数据开放能“还数于民”,使劳动者依托公共数据,不断学习和掌握数字技能,有利于新质劳动力的培育和壮大。创业者通过公共数据,找准自身创业定位,充分运用新兴技术为新质劳动力创造就业场景与发展空间,可催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力量。其次,公共数据涵盖行政、企业、科技等信息,揭示了市场主体全貌与产业结构布局,企业借此精准定位新兴市场需求,开发创新性的新质劳动对象,如大数据模型等,能够极大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再次,公共数据开放能推动新质劳动资料的产生。用以集中开放公共数据的开放平台,通过数据创新应用,能够提升各市场主体的数字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的社会化利用,推动公共利益和各产业发展。

制度筑基:破除制度壁垒,畅通要素流动

应当破除制度壁垒,解决公共数据“不愿、不敢、不会”开放的难题。首先,健全公共数据开放法规标准。应明确公共数据权属、开放范围以及质量标准等,明确数据接口、元数据规范和数据格式要求,为公共数据高质量供给和开放共享奠定基础。其次,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针对公共数据目录不完整、不规范,公共数据共享工作中规则不明确、可做可不做等问题,实行统一的目录管理,推动区域数据开放平台的互联互通;细化各部门工作流程,满足不同类型数据开放需求,降低公共数据开放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数据开放质量和效率。再次,形成高效合理的分工模式。各市场主体应充分利用开放的公共数据,为各生产主体和创新主体提供更多高质量数据,通过降低公共数据的获取成本、创造公平的数据获取环境,为数据要素充分流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新质生产力主体创新清扫障碍。

技术赋能:挖掘数据价值,保障安全高效

数字技术是挖掘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首先,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海量的公共数据为数据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但数据量激增使现有的数据储存技术面临较大挑战,配套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否能保障数据高效传输和安全管理也成为数据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应当运用数据治理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合、清洗、标准化与分析,这不仅有助于从中总结已有的生产规律,更有助于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想法和新技术,实现创新突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其次,构建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具体而言,一是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支撑,研究制定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整体布局规划,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数据处理需求,优化基础设施功能,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奠定物质基础。二是加强跨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布局区域经济。如鼓励经济发达城市相关企业超前适度布局数字基础设施,释放数字红利,发挥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差距。再次,构建数据防护治理体系。以数据流转为视角,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治理体系,以保障公共数据内容的可信度、公共数据流转的可追溯性,以确保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不断推进前沿数据安全技术的融合创新,加速研发安全大模型等新型防御工具。在构建数据隐私保护体系过程中,也要形成国家主导、个人参与、全程监管的治理路径,破解隐私与价值利用矛盾,实现公共数据“安全用”目标。

场景应用:释放数据潜能,激发创新活力

公共数据价值的释放,关键在于推动数据资源的高质量应用,使公共数据的价值切实转化为提升生产力、增强动力和变革技术的重要推动力量。首先,丰富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开放高质量科研数据与设备信息,满足各行业数据处理的广泛需求,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提供重要支撑,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加速颠覆性技术的孕育与突破;推动公共数据整合与集成,融合经济、产业、人才等多维数据,绘制“要素导航图”,引导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向新质生产力主阵地聚集。例如,借鉴浙江“产业大脑”探索,实现资源配置由“广撒网”向“精滴灌”转变。其次,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建设智能管理体系,利用工业大数据、智能决策系统等优化生产运营,以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智能制造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制造业主体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更大范围内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

公共数据高水平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必须凝聚共识,坚持制度、技术、应用统筹推进,持续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为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不竭的数字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

《青海日报》(2025年07月16日 第8版:理论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以公共数据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唐先滨  李海燕  宁丽蓉
以公共数据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唐先滨 李海燕 宁丽蓉
实时讯息
2025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30亿
2025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30亿
实时讯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
实时讯息
一芯一屏二十年,海信造出中国电视的“技术闭环”
一芯一屏二十年,海信造出中国电视的“技术闭环”
实时讯息
强产业抓服务 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度”
强产业抓服务 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度”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