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被视为动荡时刻的“避风港”,但如今,这位“金融霸主”似乎正在失去光环。截至目前,美元年内持续贬值,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债与股市的同步动荡,美国资产面临结构性困境。
智通财经APP获悉,本周五,ICE美元指数一度触及三年低点,年内跌幅接近8%。与此同时,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分别录得自2001年和1987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而美股三大指数虽最终收涨,本周整体表现如“过山车”,剧烈波动不断上演。
纽约投资银行Evercore旗下研究机构Evercore ISI在一份报告中形容这种同时出现的美元、债券和股票三项资产价格下跌的局面为“罕见、糟糕且令人担忧”。这种组合意味着资金正大规模撤离美国市场,而非像过去那样,在一类资产下跌时转向另一类避险资产。
美元的突然失宠,引发了不少市场人士的猜测。Evercore ISI将当下的局势比作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冲击”时期。当时,为了应对国际投机者对美元的冲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引发后来的滞涨时代。而现在,市场正再次质疑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Bannockburn Global Forex首席市场策略师Marc Chandler更是直言:“当前的情况比尼克松时代还要严重。” 他指出,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震荡,正在损害“美国品牌”的全球形象,“就像1985年可口可乐推出的‘新可乐’一样,最终被市场强烈抵制。”
他警告称,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资本罢工”的说法,外国投资者正持续抛售美债、美股等美元资产,而这很可能将导致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受到削弱。
本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除中国外的多数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10%低税率关税,此举一度激励美股创下单日最大涨幅。然而,中国随后将对美关税上调至125%,作为回应,美国也宣布实施总计145%的对华关税。
如此激烈的贸易争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投资者纷纷撤出美元资产,并质疑美国是否仍能维持其“经济例外主义”地位。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George Saravelos表示:“美元的结构性吸引力正遭市场重新评估,去美元化进程正快速展开。” 这一点在本周的外汇与债市行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指出,当前市场的核心问题并非通胀或滞涨,而是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政策反复无常的不信任。
Evercore ISI也强调:“这不是滞涨问题,而是美国经济增长优势正在蒸发,美元资产作为储备工具的吸引力正在边际递减。”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