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学榄雕、种艾草,课程传统又新潮

本报记者 洪秋婷

图为学生们在进行中医药研学。朝天小学供图

走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的校园,耳边传来清脆的童声,不时闻到中药材的丝丝清香。“老师们来喝一杯雪梨百合饮吧,用的是独家配方,甜甜的,好好饮。”几名学生迎面走来,热情地分享中医药课程的实践成果。

“学校长期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设立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探索开展特色课程,让学生提高文化认同,树牢理想信念,培育家国情怀。”朝天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袁慧说。

开办港澳子弟班,融合课程有新意

迎着清晨的阳光,朝天小学第二届港澳子弟班五年级学生徐孟德早早来到学校。仔细整理好胸前的红领巾,徐孟德和同学们整齐列队,参加升旗仪式,“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我感到很自豪。”

朝天小学前身是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是较早开设的外国语学校。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同年9月,朝天小学试点开办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袁慧介绍,学校目前已在一至六年级开设6个港澳子弟班,招收的学生及其监护人(至少是父或母一方)均为港澳籍。

港澳子弟就读内地学校,“融合”是关键。朝天小学教学以普通话为主,适当使用粤语,同时重视英语教学。“多语言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少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我们有十几年的两地学习交流经验,经过调研发现,家长希望孩子们更多了解广府文化,掌握文化技能。”袁慧介绍,通过实施“国家课程+广府文化特色课程”,注重“爱国教育+日常交流”管理,朝天小学构建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的特色课程体系,并在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支持下,开设了粤语讲古、广州铜雕、通草画、广东音乐、榄雕等课程。

中医药进校园,小农田里种艾草

操场的3棵大榕树下,一名二年级同学举起手中的拼贴画介绍:“我正在拼一株大榕树,熟地做土壤,黄芪是围栏,灵芝当树干,远志作树枝,人参、甘草像树叶,你们看拼得像不像?”各种中药材的名字,她如数家珍。

近年来,朝天小学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探索活用校内外联动育人机制,创新融合中医专业知识与体验学习方式。“广东省中医院各科室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例如四年级由中医教授如何望闻问切,皮肤科医生教学生如何应对青春期变化。”袁慧说。

学习不局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在学校天台的药圃区,按班级划分着多个艾草种植区,孩子们会在这块小农田中实践种植艾草的方法。精心制作“艾叶观察记录”手册,学习如何挑艾梗、打绒、卷艾条,缝制艾草香囊……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两年校园时光,孩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长了不少,这对于融入本地生活很有帮助。”朝天小学港澳子弟班家长朱女士表示。

走进校园的“耕读双馨室”,一阵艾草清香扑鼻而来,这里是“岐黄薪火”红领巾小社团的中医药研学基地。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朝天小学于2020年成立“岐黄薪火”红领巾小社团,常态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并由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担任社团校外辅导员,构建“党员来指导、团员来引领、队员来参与”的育人链条。

“社团以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与体育、中医与饮食、中医与科创等为主题,围绕制作中医香囊、穴位经络、护脊护眼、饮食养生以及练习八段锦、五禽戏操等内容,引导孩子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袁慧介绍。

社团成员还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社区、博物馆等都成为讲解中医药知识的实践场所;学生们还在花市、公园、社区广场等场所开展中医药推广活动,以情景剧、健康操、朗诵、咏唱等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传承的种子被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8日 11 版)

相关文章

学榄雕、种艾草,课程传统又新潮
学榄雕、种艾草,课程传统又新潮
实时讯息
第一视点丨一封春天的来信
第一视点丨一封春天的来信
实时讯息
习言道|习近平的“树木”与“树人”
习言道|习近平的“树木”与“树人”
实时讯息
古法造花草纸——东营区文华幼儿园大三班传统文化特色活动
古法造花草纸——东营区文华幼儿园大三班传统文化特色活动
实时讯息
四千公里的奔赴,千名鲁喀学子共探科学魅力
四千公里的奔赴,千名鲁喀学子共探科学魅力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