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菜市场买水果,
经常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对话——
“老板,这个en桃儿怎么卖哦?”
“这个hen子甜不甜哦,你莫豁我哈!”
外地游客听到这,指不定会懵圈。
这些到底是啥水果哦!
图片来源:小红书@美美是吃货
图片来源:小红书@今天我会有好事发生
不要慌!!!今天川川为大家梳理了一份
《四川水果方言手册》,
一起来看看四川人对于水果名称
那些令人忍俊不禁
却非常有道理的“本土化改造”~
一、因地而起
水果的“川式”称呼里暗藏地域密码
四川多山地丘陵,野生水果丰富。
老辈子些没学过水果的学名,
就根据果实的生长环境来取名。
图片来源:小红书@豌豆颠儿
在四川,
野地瓜被叫做“地枇杷”和“地瓜per”,
是因为果实长在地面,
成熟时小巧圆润,像迷你版的枇杷;
川东地区喊“地瓜per”,
则是因为它的外形圆滚滚的,
就像泡在土里的小瓜。
四川的老辈子些说,
吃了“地枇杷”,夏天不得长痱子!
二、因时而起
水果的“川式”称呼里暗藏时机
山莓在四川农村可是个“小明星”,
它有个超接地气的名字——“三月per”。
通过这个名字,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
该水果是“春日限定”!
图片来源:小红书@植物想说
叫“三月per”,
是因为它一般在三月成熟,
果实又像一个个小水泡,圆润可爱。
该水果主要分布在川西、川南山区,
比如眉山、宜宾等地。
四川的孩子们上山放牛,总会挎着竹篮,
漫山遍野地找“三月per”,
那是专属于童年的春日味道。
三、因形而起
水果的“川式”称呼里充满想象
四川的老辈子们,
也爱把猕猴桃叫成“羊桃”。
这是咋起的名字嘞?
其实是因为猕猴桃表面的绒毛,
看着像羊身上的毛,
所以就有了这个质朴的名字。
当苍溪的猕猴桃成熟时,
你就会听到四川街头巷尾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羊桃熟了哦,维C多到爆!”
图片来源:小红书@农妈 猕猴桃园
拐枣,在四川,
还有两个特别形象的称呼。
在川东,比如南充、达州等地,
人们习惯叫它“鸡爪连”,
形容果实像鸡爪紧紧相连;
川西成都周边,则称它为“金钩梨”,
因为成熟的拐枣颜色金黄,
形状又像弯弯的钩子。
四川的老辈子们,常用它来泡酒,
说这样泡出来的酒,暖身又解乏!
图片来源:小红书@沐沐沐沐沐卿
四川人“私藏”的这些水果暗号,
看似朴素,
背后却藏着四川老一辈人的生活智慧。
你的家乡有哪些对于水果的地道称呼?
和川川一起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