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郑家裕)清明时节,三峡库区碧波荡漾,秭归县绵延起伏的茶山上一派繁忙景象。作为“中国丝绵茶之乡”,当地10多万亩茶园迎来春茶采摘黄金期。茶农们穿梭于翠绿茶垄间,指尖翻飞采撷嫩芽,空气中弥漫着清新茶香,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春日画卷徐徐铺展。
在九畹溪镇丝绵茶核心产区,九畹丝绵茶有限公司的标准化厂房内,新采的鲜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等工序,化作清香扑鼻的成品茶。“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周边5个村、800多户茶农签订合作协议,从种植到销售全程标准化管理。”公司负责人龚颖年介绍,通过统一技术指导、采摘标准、收购价格和利润分红,既保障了茶叶品质,又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小农生产的局限。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李家怀算了一笔账:“过去自己种茶,采茶标准不一,卖给商贩常被压价。现在公司保底收购,每斤鲜叶价格比市场高20元以上,年底还有分红,我家20亩茶园年收入超1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带动合作农户年均增收20%以上。
秭归丝绵茶因叶片柔软如丝、茶汤清润似棉而得名,其种植史可追溯至唐代。如何让古老的茶产业焕发新生?当地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之路。
在九畹溪镇茶园种植基地,茶树成行成列,秩序井然地排列着,向远方延展,直至与天际相融。它们修剪得恰到好处,圆润的树冠紧密相连,勾勒出一道道流畅而规整的曲线,犹如绿色的波浪在大地上轻柔起伏。农技专家通过手机App即可指导茶农精准施肥;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农药,确保茶叶天然无污染。同时,非遗制茶技艺被系统整理成标准化流程,老茶师带徒传艺,机械辅助生产,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提升效率。“我们的明前茶芽头肥壮、氨基酸含量高,在早春茶市特别受欢迎。”公司总经理龚万祥自豪地说。
以茶为媒,秭归正探索三产融合新路径。在峡江茶山间,茶园观光步道、茶文化体验馆、茶主题民宿等正在加紧建设。游客不仅可以在田间、车间体验采茶、制茶,还能品尝茶香腊肉、茶叶酥等特色美食。清明假期来秭归茶山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4月4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摘新茶。
4月4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摘新茶。
4月4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摘新茶。
4月4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摘新茶。
4月4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摘新茶。
4月4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摘新茶。
4月4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摘新茶。
4月4日,秭归县九畹丝绵茶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技术人员对刚收购的鲜叶进行加工。
4月4日,秭归县九畹丝绵茶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技术人员对刚收购的鲜叶进行加工。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