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生产中,设备突发故障如何快速响应?采煤沉陷区如何变身清洁能源基地?煤炭资源枯竭矿井怎样‘重生’?”在第二十三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晋能控股集团展区,我们看到科技创新给出的答案。
全生命周期平台:设备管理的“智慧大脑”
“这不是普通的显示屏,而是煤矿设备的‘智慧中枢’!”随着晋能控股集团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推介人员的讲解,参观者目光聚焦在展区中央的大屏幕。驾驶舱界面上,液压支架、皮带机等7类核心采掘设备的实时数据跳动闪烁,如同煤矿井下的“数字脉搏”。“轻点屏幕就能穿透到井下,每台设备的压力、油温等关键参数一目了然。”推介人员演示着,当模拟的设备油温过高预警出现时,系统自动推送处理方案,同时关联运维服务界面,通过NFC卡和移动终端,帮助井下人员精准检修。
更令人惊叹的是晋控装备智能AI大模型。“我们将检修标准、工艺流程图及多年积累的经验全部‘喂’给AI,与deepseek深度融合,形成了‘AI+智能运维’新模式,现在工人在井下掏出手机一问,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故障解决方案。”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道。
盾构机:掘进“钢铁侠”改写行业速度
在先进掘进设备的展板上,赵庄煤业“晋控装备盾一号”的图片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在山西省内率先投运井下现用直径最大盾构机,堪称巷道掘进的‘钢铁侠’!”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这台“庞然大物”刀盘直径达5.5米,单月最高掘进402.9米,单日进尺记录更是达到28.8米,并顺利完成转弯半径255米、转向角91度、长度397.7米的大角度转弯施工,成为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
在塔山矿,“塔山矿盾构一号”同样表现亮眼。“现在单班就能掘进14.4米。”工作人员介绍道,“智能化控制让掘进更精准,安全性大大提高,效率比传统掘进方式提升超7倍。”
绿色开采:破解资源枯竭困局
赵庄二号井煤炭绿色开采模型吸引众人驻足。赵庄二号井推介人员介绍:“这座矿井曾因地面建筑压覆影响,面临资源枯竭危机,如今却靠绿色开采技术‘重获新生’。”
“我们根据实际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和连采连充技术。矸石经过破碎、制浆后注入采空区上方离层空间,现在回采的2330工作面紧邻工业广场,核心保护区5个筒仓平均下沉值仅15mm。”沿着模型管道,推介人员详细讲解了工艺流程,“连采连充技术实现了掘进与充填平行作业,目前月最高进尺728.2米,产煤2.56万吨,既保护了地面建筑,又可多回收煤炭资源超百万吨。”
从设备管理的“智慧大脑”,到掘进领域的“钢铁侠”,再到绿色开采的“破局者”,晋能控股集团用一项项硬核科技,展现了传统能源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决心与实力。这场煤炭工业展上的“智”“绿”秀,不仅是企业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晋控方案”。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侯丹丹 韩二刚 李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