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地方食闻】河北魏县:生态创新激活食品产业新动能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充分发挥“中国鸭梨之乡”的品牌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生态循环为路径,全面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已形成鸭梨、食用菌、粮油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食品产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就业8万余人,走出了一条具有魏县特色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今年县里推广的新品种和绿色防控技术真是帮了大忙。现在农药用量减少了三成,梨的品质却提高了,收购价每斤比往年高出5毛钱,我这20亩梨园,预计能多赚2万多元呢。”8月22日,在魏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果农张大爷正细心地为鸭梨套袋,他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已成为魏县食品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通过与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魏县组建了鸭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成功培育出“魏州金梨”等3个优质新品种,解决了传统鸭梨存储期短、口感单一的问题。目前,魏县鸭梨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30万吨,产值突破15亿元。全县已培育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35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这些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2000余户梨农实现增收,形成了从种植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完整产业链条。

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我们采用的‘菌-菜-肥’生态循环模式效果非常好。把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既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又提高了土壤肥力,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今年我家种植的10亩香菇,预计收入能超过20万元。”8月22日,在魏县前大磨乡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大棚内,李大军正在仔细查看香菇长势,他信心满满地说。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正在魏县蓬勃发展。全县创新推行“鸭梨-林下养殖-有机肥”“菌-菜-肥”等多种生态种植模式,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配套建设了5个有机肥生产车间,年处理农业废弃物8万吨,减少化肥使用量15%以上。在食用菌产业方面,全县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鲜菇15万吨,产值12亿元。魏县已发展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5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8个,建立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这种绿色发展模式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融合振兴乡村

“这款梨汁是我们魏县的明星产品,采用传统工艺现代制作,现在直播间优惠价39.9元。”8月22日,在魏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主播小王正在直播间热情地向网友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一场3小时的直播,销售额就突破了20万元。

产业融合为魏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全县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了“生产+加工+销售+文旅”的完整产销体系。在电商领域,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21个,村级服务点500余个,培育电商企业100余家,2024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8亿元。在生产加工方面,重点企业投资1.2亿元引进先进设备,年产果蔬汁饮料10万吨,预计年产值5亿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山东等10余个省市。在农旅融合方面,依托20万亩梨园打造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每年春季举办梨花节,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00万元。产业融合带动农户均增收8000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根基更加牢固。

魏县通过生态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正在绘就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从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从线下销售到电商推广,魏县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全国县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魏县经验”。

(花聚坤)

相关文章

【地方食闻】河北魏县:生态创新激活食品产业新动能
【地方食闻】河北魏县:生态创新激活食品产业新动能
实时讯息
“集拼出海”,前7个月泉州市保税物流进出口突破100亿元
“集拼出海”,前7个月泉州市保税物流进出口突破100亿元
实时讯息
年仅24岁!A股最年轻总经理,有何来头?
年仅24岁!A股最年轻总经理,有何来头?
实时讯息
许继电气半年报:直流输电与国际化加速兑现,行业优势正逐步显现
许继电气半年报:直流输电与国际化加速兑现,行业优势正逐步显现
实时讯息
共谋跨境出海新机遇!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区域卖家大会召开
共谋跨境出海新机遇!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区域卖家大会召开
实时讯息